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机理及其异化历史观批判
作者:邢中先,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张平,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载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年第7期
[摘 要]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最新表现样态,其关注的议题和领域更为广阔、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更为隐晦,具有更为严重的危害性。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异化的历史观,区别于客观主义唯心史观和英雄史观,它割裂了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联,具有强烈的主观化和片段化取向,在本质上属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为现实依据对这种异化的历史观进行驳正,并辅以不断创新的教育形式加强唯物史观的引导教育。
[关键词]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生成机理;异化历史观;批判
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叙述历史的幌子,贬斥近代以来中国的革命战争史、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发展史,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局部、片段、琐碎的历史事件来概括全局甚至混淆视听,严重扰乱和破坏了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特别是对青年群体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养成造成了恶劣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为获得更多关注和更广泛传播,必然会不断发展出新的、更加隐蔽的表现形式。习近平指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历史虚无主义这种异化的历史观进行有效甄别,进而驳斥其荒谬性,这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侵扰的重要理论前提。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可以划分为内在一致、互为支撑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具体实践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一定严格遵循或自觉论证历史虚无主义理论,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援引已知的历史素材来验证自身的观点,如果追根溯源,他们的依据一定来自理论历史虚无主义的逻辑论证,否则他们无法融洽自身观点,因而从理论层面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误是回击历史虚无主义者的关键。就此而言,理论层面的历史虚无主义隐蔽性更强、危害更大,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学界称之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
一、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概念与产生原因
揭露历史虚无主义荒谬之处的关键是驳斥其理论中存在的谬误,而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做的就是厘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基础概念和产生原因。历史虚无主义者主要依靠描述局部的历史现象或堆砌杂多的史料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我们判断或甄别某种观点是不是历史虚无主义,依靠的主要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所持有的描述或史料是否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和科学内涵。
(一)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内涵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认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的社会思潮,它通过偶发性历史事件解读历史、摒弃崇高、拒绝神圣、嘲笑目标、丑化追求,以偶然遮蔽必然,抽离掉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的精神追求。不论是苏联的历史虚无主义还是当代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都具有这个特点,对在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历史观问题缄口不言,不完全否认作为核心命题的“历史本身”,而是通过对局部、片段、琐碎的历史事件做出主观性解读和诠释进而表达出一种鲜明的政治诉求——否认和虚化执政党的合法历史地位,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表达出了对西方历史文化的无尽谄媚。简单概括苏联和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虚无的是某段历史,最初以一种文化思潮呈现,但时至今日却愈发表现出了与政治思潮的混杂。作为一种遵循和坚持双重评价标准的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者无论是虚无某段历史还是褒扬西方文化,其终极目的是实现某种政治诉求,因而这种历史观在理论和现实之间存在不攻自破的逻辑悖论。
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有意识地从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践活动,大张旗鼓地想要实现某种政治诉求,比如明目张胆地发表和从事否定革命、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行,这是一种属于实践层面的显性历史虚无主义;二是有意识地从事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活动,主要借助思想研究和文艺表演等形式以碎片化、微观化、主观化的隐性方式叙述历史,表达出对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进步的否定。理论层面的历史虚无主义以更加隐晦的形式拉拢民众认可其错误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与实践层面的历史虚无主义相互印证,这种隐性的历史虚无主义即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伟大成就,显性历史虚无主义陷入“不攻自破”的窘境,日益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活动空间不断缩小并开始转向软(隐)性历史虚无主义,而其凭借隐蔽的传播形式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由此可以得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借助思想理论研究、文艺活动表演等隐晦形式传播错误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社会思潮,这种思潮披着思想文化传播的外衣而不断为历史虚无主义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撑,是从历史虚无主义发展出来的极具迷惑性和欺骗性的变种。
(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征
显性历史虚无主义容易被揭穿、唾弃,而通过思想理论研究、文艺活动表演等形式“借力打力”,不仅可以更好地隐蔽伪装,而且传播和影响面更大,因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主要存在于思想理论界和文艺界。不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使用何种障眼法,我们都要透过现象剖析其本质和特点,认清其危害。
第一,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关注的议题和领域更为广阔。显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表达比较直白,关注的领域主要有近代以来的救亡图存史、革命史、党史和国史等,议题和领域都较容易识别。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议题设置全面转向社会底层,不断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容易被理论文艺工作忽视的边边角角延伸,目前有效识别这种具有广泛性、日常性的议题确实存在一定困难。比如有所谓的“研究者”刻意抛开正史,专门钻研和经营反面角色、小角色等,通过杂碎的历史事实“还原”反面小角色,为某些反面人物和事实“正名”,不断混淆视听。
第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更为隐晦。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主要借助公众娱乐消费平台,这种相对难识别的传播手段更容易“吸引和俘获”普通民众。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主要通过学术研究、名人影响、宗教渗透以及文艺表演等绵里藏针的形式传播:学术研究打着“学术”“学理”的旗号,借助学术论坛、学术报告、学术期刊等载体,将个体的偶然性事件表达得淋漓尽致,其终极目的是扭曲正确历史认知,折射甚至讽刺社会发展进程;名人影响是指专家型和娱乐型名人借助新媒体开展的历史比较性言论,不断宣扬西方民主价值观,这种极富煽动性的观点意图实现的其实是政治诉求;宗教渗透活动的目的更为明显,礼拜、聚会等实现心灵慰藉的宗教形式活动负载着大量否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上帝、奉西方价值为圭臬的信息;大量的“伪”文艺作品充斥于传统大众传媒和新兴网络载体,揶揄时代、解构历史、颠倒黑白、虚无价值的文艺表演以剥夺和摧毁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信心为目的。由此可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方式和手段是柔软、温和的,但其内核和理念是坚硬、剧毒的,借助具有高度隐蔽性的形式和包装更容易产生弥漫性的危害后果。
总之,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开始关注更为广阔的议题和领域,借助更为隐晦的传播形式和手段,目的在于干扰和混淆人们的正确历史认知,为历史虚无主义者提供可供论证自身言行的“历史素材”。因此,作为新变种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属于“暗箭”,其危害性不容小觑。
(三)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原因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成为最新样态,直接原因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力度,导致其不得不改变传播策略。但我们还需重视历史主体性叙事方式和相关部门的监管教育力度不足等深层原因。
第一,历史事实的记录和表达需要主体性参与。历史事实是不以主观认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但历史事实的记录和表达需要借助人的参与:一是主体通过记忆、选择、整理等过程初步认知历史事实,实现从历史存在向历史认知客体的转变;二是在历史规律基础上对历史事实进行思维逻辑的加工和重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历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历史虚无主义者为获得想要得出的结论,会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意志在历史认知过程中的作用,这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原因和主要表现形式。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对待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缺少基本的尊重,经常借助剪裁、拼贴等隐蔽性手段来诋毁党和国家的形象。
第二,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教育力度不足甚至缺失。不论是学术研究、名人影响、宗教渗透还是文艺表演,之所以能够在公众视野中大肆宣传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深层原因还在于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甚至缺失。沿着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溯源可以发现,现有的历史教育教材、教育方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也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换言之,面对各种新形式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表达,我们一定程度上还没有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当代社会发展现实相结合,进而构建叙事体系。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以“主观历史”立论,我们要在历史研究和教育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全面建立起符合新时代风格和特色的党史、国史叙事体系。
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异化历史观批判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高度的主观随意性和形而上学性,否认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是一种异化的历史观。
(一)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主观主义历史观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最擅长用表面看起来合法的手段来重演或重评、戏说某段历史、某个历史事件或某个历史人物,若将其表达范式换成语言或文字形式,可以用“假如……就……”来说明。历史虚无主义者以主观的肆意想象,借助历史发展中的偶发性事件和人物,表达出对历史无常和无奈的无尽感慨。表面上看这种历史观赋予了历史秘不可测的神秘特性,实际上,神秘历史的背后还渗透着影射和讽刺的政治目的。此种极具主观戏谑性的做法,对历史事实置若罔闻,毫无顾忌地通过自身想象将历史真相遮掩或抽离,不仅否定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物质性因素和基本规律,而且彻底否认了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特征鲜明的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
唯物史观是指导人们认知历史的世界观,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囊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历史发展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关于唯物史观,马克思给出了深刻直观的阐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历史不是偶发性的重大事件和特殊人物的历史,也不是个体主观设想与客观历史发展论争的历史,更不是从历史本身获得抽象原则进行统摄的历史,而是人民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创造的,它的具体发展要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来推进,当然,偶发性历史事件和人物会影响历史发展进程,但不会改变历史发展趋势。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其反对某些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并没有否认历史发展规律。这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庸俗的障眼法,他们意图跳出既定的历史场景,在细枝末节方面为某些事件和人物进行历史翻盘的同时,扭曲和否定历史规律。当然,正确看待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史观,还要厘清这种唯心史观既不是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也不是英雄主义历史观。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不是客观主义唯心史观。客观主义唯心历史观并不否认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性,他们用外在的神秘力量来界定历史发展中的规律,上帝、绝对精神等都是神秘力量的具体承载者。客观主义唯心史观认为,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属于被动式的接受历史规律主宰,在神秘力量的统摄安排中,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无从谈起;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否认整体性的历史观和宏大的历史叙事。客观唯心主义承认人类的社会活动,但问题在于将人类的活动归属于神秘力量;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坚持主观是唯一存在,摒弃了一切固定存在的意义,取消终极价值和整体历史评判标准,由此,主观主义唯心史观带来的相对主义彻底消解了一切历史厚重感。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还区别于英雄主义史观。英雄主义史观是人类早期社会历史中存在的一种主观主义历史观,在肯定英雄人物作用的基础上神化英雄的力量,主要是受当时社会发展影响规制,人类无法识别英雄人物的历史行为动机。英雄史观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特性,它认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是不存在的,历史发展是英雄的主观意志或偶然因素推动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与英雄主义突出个体作用相反,它强烈反对神化个人作用的历史,主张通过历史人物角色的翻转取消其在历史发展中彰显出来的价值。由此可见,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与英雄史观是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中反向而行的两个极致。
(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历史观
从人类历史观的发展规律看,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属于黑格尔之前的形而上学史观。绝对精神是黑格尔思想体系的内核,在黑格尔看来,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展开和实现,历史发展也是如此。马克思批判这是一种“头脚倒置”的历史观,但从其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它仍具有积极意义:首先,黑格尔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和人物,摆脱了历史细节和琐碎的纠葛,将历史归结为各要素结合的有机体。其次,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彰显出深刻的辩证法逻辑,界定了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性的内在关联,是一次具有革命性的历史观变革。最后,黑格尔发现了隐藏在历史人物动机背后的动机。黑格尔用思辨的方式,以绝对精神来解释历史人物动机背后的动机。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启发,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从这个意义上讲,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不仅属于形而上学主义,而且没有超越黑格尔,属于黑格尔之前的形而上学历史观。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在于不能全面理解辩证法的精髓,人为割裂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全然不顾偶发性历史事件和人物背后的必然性趋势,将历史完全表述为无数偶然的组成。偶然和必然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辩证逻辑关联,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来解释,偶然性要体现出历史的必然。纯粹的偶然性并不能诱发某一历史事件发生,将历史事件归因于偶发性是忽视历史必然性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将主体的能动性解释为任性妄为、随意想象的存在,完全忽略了客观存在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都不是偶然性因素导致的,而是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局势共同触发的。不顾历史发展规律,肆无忌惮、天马行空地想象历史事件的历史观充其量只是黑格尔批判的异化历史观,“以主观的幻想来代替历史纪录,幻想愈是大胆,根基愈是薄弱,愈是与确定的史实背道而驰,然而他们确认为愈是有价值”。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更多关注历史大事件中牺牲的小人物立场,一厢情愿地展开抽象的道德指责和批判。事实上,抽象的道德批判无力解释历史,而且在历史进步前也苍白无力。浪漫主义的道德批判无济于现实发展,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设想的理论框架是被阉割了的历史观,纵然有大量的事实“铁证”和历史史料的佐证,但他们仍然无法触及历史规律发生的根源。说到底,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荒谬之处不在史料自身的虚假问题,而在评价和研究方法问题,即以偏概全的形而上学历史观问题。
三、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异化历史观驳正
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早已超出了历史学科边界,在文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获得了渗透空间。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具有政治意图和诉求的社会思潮,其危害性无需赘言,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尤甚。别有用心者借助这种悄无声息的方式侵蚀和消解意识形态,意图摧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基础。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根本错误在于无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无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偏概全、以末否主式阐述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曲折探索,严重冲击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合法性,严重打消了人们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因此,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勇于亮剑,全面驳斥其存在谬误的历史观,为遏制和消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而奋战。
(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驳斥依据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脱离现实根据,一味追求自我和超验的实现,并不能全面否认客观历史合法性。历史唯物主义是破解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历史观、驳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现实性和超验性的有机统一,避免了陷入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窠臼。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是在反对超验的形而上学中生成的,马克思坚持以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相结合的范式考察人类行为和生活,虽然追求超越感性经验,但并不迷恋抽象逻辑建构的世界,彻底抛开了那种试图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形而上学方法。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追逐超越现实经验的历史,以主观化和片面化的叙事方式试图以历史神秘主义的方式实现对现实的主宰。打破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历史观的枷锁,向人们揭示出在现实社会实践关系中寻求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既没有先验主义也没有经验主义,是一种澄明具体现实的历史观,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天地。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社会历史和人文关怀的辩证立场,是一种具有高度生命关怀的历史观。马克思立足现实社会表达出了对虚构乌托邦的强烈反对,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主义历史祛魅,对无视人的主体性和目的性、割裂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历史观进行批判,其终极价值指向是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形态。
以上两方面既是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科学性的理论依据,也为我们驳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二)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成就为现实驳斥依据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症结和根源在于不触及社会实践,单从理论领域展开的批判主要是澄清思想认识,要全面遏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和传播还需深入社会实践。“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面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别有用心的历史攻击,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驳斥乃至破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需要立足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只有立足于现实成就才能有效回击裹挟在相关思潮中的“险恶用心”。
第一,主观化的历史表达并不能遮掩既有事实。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主要以主观来阐述历史,试图掩盖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确证的事实。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和富起来的重大历史突破,当前正在领导中华民族全面向强起来迈进。无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如何否定近代以来的革命史、建设史和改革史,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结束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的屈辱事实不能被否认,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建立的完备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的事实不能被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事实不能被否认。换言之,与历史事实悖反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以主观肆意妄为的态度试图翻转历史的荒谬思潮。
第二,片段化的历史叙述并不代表客观历史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党对“三大规律”的深化认识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进程,不会因为一小撮心怀鬼胎的人片段化、碎片式解读而改变。恰恰相反,片段化、碎片化的历史叙事正好凸显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笨拙,从反面彰显出任何历史叙事都应该遵循客观历史发展规律。
(三)以不断创新的教育形式和手段加强历史观的引导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摧毁历史传统的同时也在摧毁人们的精神家园,甚至让人陷入困顿状态,从深层来讲,它属于文化现象。我们要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手段,对历史虚无主义者予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和引导。
第一,综合运用生活场景,在日常生活习惯养成中加强正确历史观的教育和引导。历史观充盈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切事物都是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一方面,任何事物都需要历史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只有在历史基础上才能实现对现实的评判。也即,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实,只有尊重客观历史发展规律才能具有衡量现实的尺度,否则日常生活将陷入相对主义,导致混乱。
第二,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创新历史观的教育方式。随着网络传媒手段的普及,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网络用户检索信息,进而使点对点的推送成为可以实现的技术操作。借助大数据手段有效辨识受众的部分甚至全部网络浏览信息,可有针对性地实现点对点的唯物史观教育推送。
作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变种,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叙述方式有着鲜明的碎片化、底层化特征,更关注底层、更贴近日常生活。与历史虚无主义相比,其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及时总结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侵袭的经验和教训,有的放矢地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展开批判,还原历史本来面目。